5月10日下午,MBA教育中心邀请深圳市龙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、总经理,深圳市左邻右舍商业科技有限公司总裁,中国企业走出去联盟(CEGG)秘书长王会良博士作“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和路径”专题学术报告。报告由工商管理学院刘东华教授主持,学院2024级MBA学生参加。

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深入推进与国际竞争格局加速演变的大背景下,中国企业实现全球化和高质量“出海”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关键命题。王会良博士围绕中国“走出去”战略展开深入剖析,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系统性思考。他首先解读了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战略的历史、挑战与未来路径。报告从历史纵深切入,基于明清时期至当下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的演变历程,从国家战略高度揭示了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的必然性。王会良博士表示,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2017年,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:先是“人走出去”,通过劳务输出、技术交流等方式积累国际经验;而后发展为“产品走出去”,凭借中国制造的成本与规模优势拓展国际市场;最终迈向“企业走出去”阶段,企业以投资、并购等形式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。
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环境,王会良博士全面对比分析了中国及其他国际地区在经济、技术、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与劣势。在此基础上,他深入探讨了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,企业如何科学规划未来发展方向,为企业应对不确定性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策略思路。在方法论层面,王会良博士结合我国基础设施建设、能源矿业、消费品等多个行业“走出去”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案例,抽丝剥茧地梳理出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的系统性路径。
报告尾声,王会良博士强调,繁荣富强的中国政府是企业“走出去”最坚实的后盾。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深度重构的当下,工厂将成为中国企业新一轮“走出去”的主力军,标志着中国企业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时代已然到来。为此,王会良博士提出企业“走出去”的四大核心战略:技术创新是稳定前行的“压舱石”,能帮助企业突破技术壁垒,占据行业制高点;供应链优化是企业稳定发展的“生命线”,可保障企业高效运转,降低运营风险;品牌塑造是叩开海外市场大门的“敲门砖”,有助于提升企业国际影响力;抱团出海则是企业风险防控的“安全带”,通过企业间协同合作,实现资源共享、风险共担。


报告结束后,王会良博士、刘东华博士针对同学们提出的相关问题,结合河北省及东南沿海地区中小企业具体实例,从商业实战角度进行了详尽的解答。此次学术报告提升了同学们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认知,拓宽了同学们的研究思路,对下一步做好相关课题的研究大有裨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