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岭拓展行
6月21日至22日,作为河北经贸大学2025级MBA的一名新生,我与同学们一起奔赴绿岭核桃小镇,开启了一场令人难忘的素质拓展之旅。两天里,汗水与欢笑交织,挑战与突破并存,而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,是“团队”二字带给我的震撼与成长。
初夏的绿岭,核桃林郁郁葱葱,而我们这群“新生”的心中也充满了对未知挑战的期待与一丝忐忑。放下平日的工作身份,换上统一的训练服,我迅速融入了这个即将共同奋斗三年的集体。
信任背摔
将后背交给团队的勇气
当站在一米多高的背摔台上,身体笔直地向后倒下的那一刻,说不紧张是假的。视线离开坚实的地面,唯一的依靠是台下队友们用臂膀搭起的“人床”。“我们保护你!”——身后传来的坚定呼喊瞬间驱散了犹豫。当我稳稳落入队友们坚实有力的臂弯中,那份被稳稳接住的安心感,第一次让我如此真切地体会到“信任”的重量。这不是盲目的冒险,而是建立在共同目标和对队友能力充分认可基础上的勇敢交付。原来,敢于“倒下”,是因为深信有人会稳稳托住你。 这堂信任课,深刻而直接。

穿越电网
精诚合作方能突围
“穿越电网”项目更像一场精密作战。模拟的电网孔洞大小不一,规则严苛。我们小组迅速进入状态:高个子主动承担托举重任,体型轻盈的同学率先尝试穿越,其他人则屏息凝神,小心翼翼地进行保护、协调和资源调配。每一个成功的穿越都引发小小的欢呼,每一次“触网”都让大家快速反思调整策略。我亲身参与其中,或作为“运输者”,或作为“保护者”,深切感受到个人的力量何其渺小,唯有目标一致、分工明确、精诚合作,才能将不可能变为可能。 每一个顺利通过的伙伴,都是集体智慧与协同作战的胜利果实。

高空挑战
团队是向上的阶梯
高空项目是对个人勇气的极大考验。站在晃动的立柱顶端,准备跃向远方的单杠时,内心的恐惧是真实的。但低头望去,地面上的队友们正牢牢拽紧保护绳,目光坚定,“你可以的!”——他们的声音像定心丸。那一刻我明白,这份勇气不仅源于自身,更源于脚下那份由团队构筑的安全感。 无论攀爬还是飞跃,知道有一群可靠的人在守护着你、支持着你,这份力量足以让人突破自我设限。成功与否已不重要,重要的是过程中那份被托举、被守护的温暖与力量。

师生同行
榜样的力量与团队的延伸
令人惊喜和感动的是,我们的老师们也全程参与,并组成了独立的“导师队”。看着他们同样全情投入,在项目中互相鼓励、协作闯关,甚至比我们更加一丝不苟,这本身就是一堂生动的实践课。老师们的参与,模糊了讲台的界限,拉近了心灵的距离,让我们看到“团队精神”不分身份,是所有人共同追求的价值。 师生同场竞技、共克难关的经历,让我们的集体荣誉感更加强烈。
当两天拓展圆满结束,我们全体师生都自豪地接过了那份沉甸甸的素质拓展荣誉证书。它见证了我们克服的每一个困难、完成的每一次协作、收获的每一份信任。
而真正将这次活动意义升华的,是MBA教育中心执行主任桑银峰教授在闭营仪式后的发言。让我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识到“什么是MBA?”——它不仅是管理知识的深造,更是关于“人”的学问,是关于如何在一个组织中,与他人建立信任、有效协作、共担责任、实现共赢的深刻实践。 绿岭的汗水,淬炼的正是这种宝贵的团队精神。
绿岭拓展行
绿岭核桃小镇的两天,是我MBA生涯珍贵的第一课。它超越了课堂,用最生动、最直接的方式,在我心中刻下了“团队协作精神”的烙印。从“我”到“我们”,从个体努力到集体智慧,我亲身体验了信任的力量、合作的伟力与共同目标的感召。这份在挑战中熔炼出的感悟——关于信任、责任、沟通与协作——将伴随我未来的学习与职业生涯。带着桑主任的启迪和这份沉甸甸的团队精神财富,我对即将开启的MBA学习之旅充满了新的期待与力量。未来,我们并肩同行!